【2018-01-15】
工业部要求运营商“预警”,遏制交通费用高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公开征求了“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试行)”,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量预警,过量提醒,过期提醒等提醒服务。有专家表示,这将有效遏制高关税价格,移动用户可以推动便利接入。透明的消费者支出将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市场并更加活跃。预计托维,纬度通信,神州泰岳等从事手机动漫,游戏,聊天业务的公司将受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流量产生,现有的流量告警往往落后,造成了很多消费者,造成了高昂的价格流转费。近日,湖南移动突然爆出高价互联网案引发社会关注,业内人士批评电信运营商没有履行主动提醒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作为最后的手段,一些手机用户只能下载并安装安全卫士或360手机卫士等软件,利用这些软件流量显示功能,可以控制不超过标准的成本。但是这些交通监控软件的功能是有限的,流量统计数据不准确,与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距。仅供参考,消费者依然紧张。记者调查发现,三大运营商去年陆续推出了主动交通提醒服务,或者定制了交通提醒服务。有些用户表示,这些服务还不够完善,不能提醒,而是定期发送每日或每月的流量消耗,当用户的流量到期或超过时,运营商并没有立即提醒用户,直到用户知道,已经生产流量费用高,因此有些用户要求及时提醒交通提醒服务,以免不知道用户的高额费用。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实际流量和短信提醒往往延误24到48小时。电信分析师傅亮认为,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电信资费套餐多达数万计费系统非常复杂,运营商很难提醒所有用户提醒该服务应该进一步完善。友情链接:三种提醒服务1.套餐量预警是指用户套餐上网服务实际使用前的套餐限额,通过短信,语音,网络等方式提醒用户的计费期限已经是业务量,包有限的信息。 2.套餐过度提醒是指实际使用套餐进行限制,及时通知用户,并通知超出套餐继续使用服务收费查询。 3.包裹到期提醒是指包裹在到期之前合理的一段时间内提醒用户当前的包裹到期日,并通知用户包裹到期后终止或延长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